沂水惠民家政,惠民家政
    心情驿站  

    新党看不惯他,旧党看不懂他,党争风暴中的苏东坡怎么了? 沂水搬家

    作者:惠民家政  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17/5/21 15:27:49

      导语:  1085年,一生以变法为己任的宋神宗崩于富宁殿,不到10岁的延安郡王赵佣即位。因赵佣过于年幼,按例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代为听政。

      高氏是宋神宗的母亲,但其政治倾向却与神宗迥异。上台后,她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在洛水河畔赋闲多年的旧党首领司马光召回。

      随着司马光的到来,一大批在神宗时期被压制、遭排挤的人,纷纷得到起用。其中,就有大文豪苏东坡。

      直言谏主 新党看不惯他

      苏东坡在宋神宗时期,是吃过苦头的。

      熙宁二年(1069),王安石当国,变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神宗想知道其他大臣对变法的态度。便问苏东坡:现在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有哪些得失?

      东坡也不腼腆,象征性的夸了皇上两句之后,便转入正题道:“求治太急,听言太广,进人太锐。”

      何谓求治太急?治大国若烹小鲜,急易生乱;

      何谓听言太广?其实是暗指赞同王安石变法的声音太多。但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,对某人极度器重,容易失之于偏;

      何谓进人太锐?欲速则不达,人事提拔频繁,有朋党之嫌。

      这三点,虚怀纳谏的神宗听了很是受用。


      但王安石听了却急火攻心。

      求治太急,这不是在骂自己搞政绩工程么?

      听言太广,这不是在骂自己蛊惑圣听么?

      进人太锐,这不是在骂自己拉帮结派么?

      于是,一纸调令,苏东坡被下放地方为官,并由此开始了漫长的贬谪生涯,直到再次被启用回京。

      古道热肠 旧党看不懂他

      跟新党首领王安石如此苦大仇深的一个人,此次回来对新党又会是什么态度?

      为搞清这一问题,支持旧党的最高领导人太皇太后高氏决定,找苏东坡谈一次话。她步步为营的君臣对答,实在颇有深意。

      ——爱卿前年是何官?

      ——汝州团练副使。

      ——今是何官?

      ——臣今待罪(自谦)翰林学士。

      ——爱卿可曾想过,为何升迁如此之快?

      ——是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圣明,提携庇护有加。

      ——非也。

      ——那是执政大臣鼎力推荐之故?

      ——亦非也。


      (高太后,宋神宗之母,年幼的哲宗赵佣继位后,以太皇太后身份听政。)

      一番话后,苏东坡仍不明晓太皇太后找他谈话的意图,惶恐道:

      臣虽无状,然不敢自他途以进。

      这句话的意思是,我虽然平时不注意形象,但绝没有请送走托,跑关系走后门。

      高氏见时机成熟,道:

      此乃先帝(神宗)之意也,先帝每诵卿文章,必叹曰,奇才!奇才!但未及用卿耳。

      言下之意即,神宗本来是要用你的,但由于新党和王安石阻挠,没有实现。

      高氏这一语毕,苏东坡不禁想到了之前官场上的种种不如意,掩面长泣,痛哭失声。

      然而,哭过之后,他还是没有秋后算账的打算。相反,还处处为遭排斥的新党人士说话。

      旧党要迫害新党魁首蔡确,他上密折营救;

      旧党要完全废止王安石新法,他上疏反对。

      这些,都让旧党人士很不可思议。

      元祐元年(1086),蔡确的“车盖亭诗案”爆发,这是一起典型的文字狱,起因完全只是门户之争。这时,苏东坡给太皇太后上了一道密折。

      (车盖亭)

      他说,蔡确写诗讥讽太皇太后,如果不追究,就会影响到皇上的孝道。但如果追究得过深,又会影响到太皇太后的仁政。权衡之下,莫如皇上下令追究蔡确的责任,然后再由太皇太后下诏赦免。这样既保存了皇上的孝道,又体现了太皇太后的仁政,可谓两全其美。

      但此时把持朝政的旧党人士,已丝毫没有理性可言。于是一纸诏令,蔡确被贬岭南,最后客死异乡。

      蔡确的结局跟绝大多数旧党人士预料的一样,但苏东坡旗帜不鲜明的态度,也让他的日子日渐窘迫。

      新党看他像旧党,旧党看他是新党。在这群“亲不亲,线上分”的人眼里,苏东坡左右不迎合,也左右不受欢迎。

      所以,在这种局势下,新旧两党无论谁来当政,苏东坡几乎都是遭打击排斥的对象。

      得失成败 更与谁人说

      绍圣元年(1094),苏东坡被弹劾外放惠州。几年后,又被流放到了更远的海南岛。被贬官到如此荒芜之地,他的心情可想而知。

      在一首词里,苏东坡这样描写自己的心境:

      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;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、惠州、儋州。

      一生就在这三个荒无人烟的流放地打转,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。然而,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。

      其实,按苏东坡的能力和才华,本应是成大器的。1057年,二十岁的苏东坡与其弟苏辙同年登科。据仁宗的曹皇后说,兄弟俩登科时,仁宗皇帝还曾高兴地对她说:“今天我为子孙找到了两个宰相。”

      可纵观东坡的一生,琴棋书画之外,他几乎没有施展政治才能的机会。因为他不会站队,或者说,他没想过要站队。


      其实,以苏东坡的才智,他并非不知道讨好上级的重要性。只是在苟且之外,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独立人格,就事论事,不偏不倚。

      这样的性格,让他的政治生涯极为不顺。但,这样的性格也恰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整个北宋王朝党派纷争下的夜空。

      苏东坡的政敌刘安世评价他说: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,才意高广,惟己之是信。

      后来的孝宗皇帝赵昚评价他说:忠言谠论,立朝大节,一时廷臣无出其右。

      不媚俗事上,只一心许国。风暴中的苏东坡就是这样坚持着:自己认为于国有利的,虽千万人吾亦往矣。

      (来源:凯风清韵 作者:龚令民)

     
  • 友情链接>>
  • 电话:13563952792 沂水惠民家政服务公司 沂水太阳能安装维修 沂水搬家 民宿客宿--泽喻服务
    沂水下水道疏通改造 自来水安装维修 电安装维修 暖气安装维修 沂水水电暖安装与维修 沂水家政 楼防水 换纱窗 沂水家政服务 沂水保姆 沂水月嫂 沂水惠民家政服务有限公司
    版权所有@2018-2025 huiminjiazheng.com All Rights R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132302000195号 技术支持:飞马网络 鲁ICP备19048697号-1
    执照